您好,欢迎光临-环保在线网,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!电话:010-69678796 监督电话:13241780003

走进天然地质课堂 感受生态文明之美

发布时间:2022-07-26 18:31:45

  阿庐古洞风景区地处滇东南红河州北部泸西县城西郊,是一个以喀斯特地下岩溶自然景观为主体,以古老的民族文化、独特的民族风情为辅衬,植被环境好、交通便利的多功能风景名胜区。其溶洞群规模宏大,全长3000余米,几乎具备了地质岩溶学所定义的所有景观。系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、国家AAAA级旅游区、国家地质公园、全国三十五个王牌景点十六条旅游专线之一。多年来,阿庐古洞风景区在环境教育基地创建工作中,认真贯彻落实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、法规,建立健全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的各项管理制度,坚持以环境质量取胜,稳步推进环境兴旅战略的深入开展,全面提升旅游服务环境质量总体水平,为构建一个生态、自然、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环境打下了坚实基础。2017年6月,被命名为云南省第六批环境教育基地。

  阿庐古洞

  强化基础建设,优化发展环境。

  为了落实国家地质公园“在保护中开发,在开发中保护”的原则,阿庐古洞园区新修了百荷园生态温地,与城市区域实行了生态隔离,在洞顶地表景观区修建了2700米的游人科考步道,对泸源洞天窗口危岩崩塌地区地质灾害进行了除险治理,对城子古村土掌房建筑进行修缮维护,修建了村间游步道等。

  建立科学管理机制,健全完善服务标准体系,实现景区制度化、科学化、规范化管理,按《A级景区评定标准》、《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》、《导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》国家标准进行软硬件体系提升整改和经营管理,建立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,在景点旅游服务工作中采用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。

  阿庐国家地质博物馆

  全面提升景区的综合服务、质量管理水平,景区加强了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。新建阿庐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、阿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教育展示厅、游客中心、导游服务咨询中心、专用停车场、外部交通标识、旅游公厕、游览步道、休息设施、卫生设施等基础设施,软硬件设施完善。增设电脑触摸屏、影视介绍系统、游客休息石凳、与景观协调的环保垃圾箱、安全防护栏、导游全景图、导览图、景区道路标识牌等服务设施;添置医疗救护药品及设施;对景区景观设施进行了改造和完善;设计制作了阿庐国家地质公园标志标识牌,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标志标识牌,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标志标识牌。

  加强社会公众环境教育,拓展环境教育渠道。

  向公众发放环保知识手册

  通过与学校、企业、社区等广泛合作,举办如青少年科普夏令营、地质知识竞赛、环境友好教育、编制乡土文化、户外拓展等活动,普及地学知识、环保知识等,充分发挥环境教育基地的作用。一是在稳步扩大社会人士、学校、社区来景区参加环境活动规模的同时,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质量。利用阿庐国家地质博物馆、科普教育展示厅面向社会和公众免费开放。二是拓宽对外交流渠道,在实质性交流上下功夫。每年举办2-3次高水平的环境教育建设会议,为景区环境教育成果走向更高目标创建条件。鼓励学校、社会团体、社区单位积极参与环境教育建设活动,通过参加会议、培训进修、交流洽谈、合作研究等方式打造高水平环境教育基地。巩固已有良好基础的校际学生交流项目,逐步拓展合作学校、社区,扩大交流的规模。完善管理环境保护、教育质量机制,加大教育开放策略,探索新型开放模式;推进体验交流项目,提高前来参加环境教育公众的比例。三是利用风景区环境保护优势,开展援外培训项目。重点针对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技术、森林防火等培训项目,进一步扩大单位的影响力。形成布局合理、重点突出、特色鲜明的引智体系。

  践行绿色创建精神,开展志愿服务活动。

  组织学生参加摸鱼活动

  提高全民环境意识、文明意识和参与意识,多层次、多渠道、全方位地开展环境教育基地的宣传教育工作。开展景区环境整治志愿服务行动,组织志愿者采取定点包片、流动服务等方式,集中整治环境卫生,特别是清理卫生死角活动,通过集中整治,推动建立清洁卫生的长效机制。结合3月份学雷锋、植树节、消费者权益日等公众主题活动日,宣传生态文明观念和环境保护知识,开展植树造林、栽花种草、低碳环保宣教教育、节能减排等活动。

  开展公共秩序维护志愿服务行动及“文明交通行动计划”,以“创优良秩序”为要求,设立志愿服务站,组织志愿者对乱停车、占用公共设施、店面占道经营、乱扔杂物、随地吐痰等现象进行劝导,形成文明礼让、井然有序的新风貌。开展平安景区志愿服务,协助做好治安防范工作。设置文明交通监督岗、志愿交通协管员,到主要交通路口和拥堵路段,开展秩序维护、劝导不文明交通行为等志愿服务活动,形成文明行车、文明乘车、文明走路的良好交通环境。

  -->

  阿庐古洞风景区地处滇东南红河州北部泸西县城西郊,是一个以喀斯特地下岩溶自然景观为主体,以古老的民族文化、独特的民族风情为辅衬,植被环境好、交通便利的多功能风景名胜区。其溶洞群规模宏大,全长3000余米,几乎具备了地质岩溶学所定义的所有景观。系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、国家AAAA级旅游区、国家地质公园、全国三十五个王牌景点十六条旅游专线之一。多年来,阿庐古洞风景区在环境教育基地创建工作中,认真贯彻落实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、法规,建立健全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的各项管理制度,坚持以环境质量取胜,稳步推进环境兴旅战略的深入开展,全面提升旅游服务环境质量总体水平,为构建一个生态、自然、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环境打下了坚实基础。2017年6月,被命名为云南省第六批环境教育基地。

  阿庐古洞

  强化基础建设,优化发展环境。

  为了落实国家地质公园“在保护中开发,在开发中保护”的原则,阿庐古洞园区新修了百荷园生态温地,与城市区域实行了生态隔离,在洞顶地表景观区修建了2700米的游人科考步道,对泸源洞天窗口危岩崩塌地区地质灾害进行了除险治理,对城子古村土掌房建筑进行修缮维护,修建了村间游步道等。

  建立科学管理机制,健全完善服务标准体系,实现景区制度化、科学化、规范化管理,按《A级景区评定标准》、《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与划分》、《导游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》国家标准进行软硬件体系提升整改和经营管理,建立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,在景点旅游服务工作中采用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。

  阿庐国家地质博物馆

  全面提升景区的综合服务、质量管理水平,景区加强了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。新建阿庐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、阿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教育展示厅、游客中心、导游服务咨询中心、专用停车场、外部交通标识、旅游公厕、游览步道、休息设施、卫生设施等基础设施,软硬件设施完善。增设电脑触摸屏、影视介绍系统、游客休息石凳、与景观协调的环保垃圾箱、安全防护栏、导游全景图、导览图、景区道路标识牌等服务设施;添置医疗救护药品及设施;对景区景观设施进行了改造和完善;设计制作了阿庐国家地质公园标志标识牌,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标志标识牌,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标志标识牌。

  加强社会公众环境教育,拓展环境教育渠道。

  向公众发放环保知识手册

  通过与学校、企业、社区等广泛合作,举办如青少年科普夏令营、地质知识竞赛、环境友好教育、编制乡土文化、户外拓展等活动,普及地学知识、环保知识等,充分发挥环境教育基地的作用。一是在稳步扩大社会人士、学校、社区来景区参加环境活动规模的同时,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质量。利用阿庐国家地质博物馆、科普教育展示厅面向社会和公众免费开放。二是拓宽对外交流渠道,在实质性交流上下功夫。每年举办2-3次高水平的环境教育建设会议,为景区环境教育成果走向更高目标创建条件。鼓励学校、社会团体、社区单位积极参与环境教育建设活动,通过参加会议、培训进修、交流洽谈、合作研究等方式打造高水平环境教育基地。巩固已有良好基础的校际学生交流项目,逐步拓展合作学校、社区,扩大交流的规模。完善管理环境保护、教育质量机制,加大教育开放策略,探索新型开放模式;推进体验交流项目,提高前来参加环境教育公众的比例。三是利用风景区环境保护优势,开展援外培训项目。重点针对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技术、森林防火等培训项目,进一步扩大单位的影响力。形成布局合理、重点突出、特色鲜明的引智体系。

  践行绿色创建精神,开展志愿服务活动。

  组织学生参加摸鱼活动

  提高全民环境意识、文明意识和参与意识,多层次、多渠道、全方位地开展环境教育基地的宣传教育工作。开展景区环境整治志愿服务行动,组织志愿者采取定点包片、流动服务等方式,集中整治环境卫生,特别是清理卫生死角活动,通过集中整治,推动建立清洁卫生的长效机制。结合3月份学雷锋、植树节、消费者权益日等公众主题活动日,宣传生态文明观念和环境保护知识,开展植树造林、栽花种草、低碳环保宣教教育、节能减排等活动。

  开展公共秩序维护志愿服务行动及“文明交通行动计划”,以“创优良秩序”为要求,设立志愿服务站,组织志愿者对乱停车、占用公共设施、店面占道经营、乱扔杂物、随地吐痰等现象进行劝导,形成文明礼让、井然有序的新风貌。开展平安景区志愿服务,协助做好治安防范工作。设置文明交通监督岗、志愿交通协管员,到主要交通路口和拥堵路段,开展秩序维护、劝导不文明交通行为等志愿服务活动,形成文明行车、文明乘车、文明走路的良好交通环境。